马塔乌图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孔院故事会在孔院当远程志愿者是一种什
TUhjnbcbe - 2021/7/23 19:15:00

CISTORIES

孔/院/故/事/会

CISTORIES

年1月,我非常荣幸地通过了法属波利尼西亚大学孔子学院的选拔,成为了一名远程志愿者,承担经贸中文和中国文化两门课的在线教学任务。回顾三个多月的志愿工作,可谓是收获满满、充满乐趣。

1

初来乍到

年1月的一天晚上,我接到外交学院外语系老师打来的“远帆,你愿意参加孔子学院的志愿者工作吗?”虽然这通电话来得很突然,但是我几乎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下来:“可以,没有问题,保证完成任务!”经过遴选与测试,终于,我成为了法波孔院的远程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

“初生牛犊不怕虎”,起初,我狭隘地认为“不就是教中文嘛,这是我的母语,有什么难的?”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参加了新一届教学团队的在线工作会议。会议上,上一届教学团队分享了教学经验和注意事项。听完后,我受到了不小的震撼,对中文教学的固有观念也被打破了,我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向前辈们看齐。

法波孔院外方院长Pastorel教授

致新任教学团队的欢迎信

2

教学相长

国际中文教学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相关的理论、方法和实际教学对我而言都是陌生的。为了弥补理论和经验方面的不足,我开始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论文,并向老师和其他志愿者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我的脑海里慢慢形成了一个框架,但光说不练假把式,我开始尝试制作课件、布置作业。一开始,我只能借鉴他人的课件依葫芦画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以及和学员的互动,我逐渐摸到了其中的门道,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打磨课件,调整教学方式。

最初的课件制作比较简易,采取了“复习+新课+作业”的模式,配色和形式一开始都比较单一,看起来并不是特别有意思。作为一名语言专业的学生,我将心比心,回想起自己学习法语的经历,意识到机械讲练词汇和语法知识往往单调而枯燥,如果形式上再不做突破,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顺着这个思路,我开始调整、打磨课件,尽量为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文化知识配上插图,使得课件充满色彩和生机,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文的同时也能体验中国文化、感受当代中国的风貌。

课件中的“春分”节气

一个多月后,法波孔院迎来了春季学期的期中考试。这次考试检验的不仅是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也是我的教学成果。从试卷评阅情况来看,虽说有的学员考得不错,但班级整体成绩不算太好,还有个别成绩很差的,我的心情有些沮丧。除了客观原因之外,我开始分析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与其他老师交流教学心得。

法波孔院中方院长王鹏飞

与法波当地教职工召开教学会议

在下半学期的教学中,我调整了教学方式,把学员的需求和感受放在第一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针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较强,基础较好。所以,我在平时的课件和作业中加入了听力和口语的练习,每次选择20个上节课学过的汉字和词语,配上我自己朗读的音频,要求学生在熟读熟背的基础上,能够听写下来。根据同学们的反馈,修改后的课件能从多方面培养语言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更符合他们的需求。

前段时间,法波孔院春季学期的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学员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听力题目的分数上升很快。虽然相隔万里,但是看到屏幕那端学员们脸上的笑容,我就好似和他们身处同地,内心满足而欣慰。

学员作业

法波孔院的春季学期都是线上授课,回顾整个授课过程,互联网在保证教学正常开展方面功不可没,但开展线上教学的同时,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随之产生。由于授课老师无法现场教学,缺少约束,一些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为了能够及时跟进学员的学习情况,法波孔院的老师给本专业的同学组建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孔院故事会在孔院当远程志愿者是一种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