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塔乌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面包上的汗与血欧洲农民战争浅析 [复制链接]

1#

历史上,是谁养活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千百年来,是谁甘当盛世王朝的基石?又是谁在血雨腥风后的残垣断壁中一砖一瓦的艰辛重建?毫无疑问,农民。

整个封建时代,农民们百年如一日在田地里默默耕耘,供养着史册留名的王孙贵公、才子佳人。而他们自己,却只是官吏手中田册税单上一组组冷漠数字。东方如此,西方亦然。即便如今光鲜亮丽的欧美国家,也是由中世纪无数农民背负着才能踏入工业社会。

中世纪的西方农民,没能像我国陈胜吴广,*巢,李自成那般掀起改朝换代的巨浪,但在他们的国度,同样做到了让城堡颤抖,*震动。对于西方农民战争,笔者稍作介绍,以便延伸大家的认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碰触异域逝者的足迹,或许能让大家各自收获新的认知。

过去曾有一段时间,我国不少人认为西方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似乎因为欧洲中世纪农民战争的烈度强度远远低于中国历朝历代。各国王权分散,封建领主们对农民的剥削好像也“比中国农民要轻得多”。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是否如此,中世纪农民究竟过得如何?

庄园与农奴:

自从罗马帝国(西)轰然垮塌之后,先前的欧洲蛮族们急不可耐的兀自披上金冠华袍,成为新的“文明”代表。为了彰显自己来源正统、天赋神权,也为了统治方便省事,他们延续并发展了一些罗马帝国的旧有体制,其中就包括驾驭农民集体耕种的庄园制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和我国的王朝别无二致,欧洲国王和领主们占有了绝大部分土地。比如中世纪早期法兰克王国盛极一时,拥有如今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的疆域。全国一半土地直接隶属于国王、大贵族和教会,有些庄园领地绵延不断几百里,放眼过去全是蚂蚁似的农奴在替领主干活。

过去共耕共战的原始村社生活方式被砸得粉碎,原来靠战功威望才能坐稳位置的部落首领摇身一变成了血统非凡的贵族老爷,仅仅凭世袭和赏赐便能坐拥大片田地。有人得便有人失,无数自给自足的自耕农没了土地怎么办?失去生产资料只能永远替别人耕种,逐渐沦落为农奴。如此,欧洲新的社会生态搭建成型,自耕农变作少数派,农民们整体转化为农奴,无论他们是否愿意。

(年左右,壁画里的英格兰农奴)

欧洲农民们压力有多大?

根据英国著名历史经济学家波斯坦(M.M.Postan)在《中世纪的经济和社会》(TheMedievalEconomyandSociety)中分析,

当时普通农奴需要上缴“接近或者超过50%”的“毛收入”——作为地租和税金交给领主;自耕农则只需上缴大约25%。另一位专家蒂托(J.Z.Titow)也持类似观点。

听起来还能接受,是不是缴纳一半粮食就能万事大吉了呢?

举个简单例子,假如说一位欧洲农民收成了斤麦子,自己能得到多少?

按照上缴一半收成来算,农民还能拿到斤麦子。问题来了,欧洲人是要吃面包的,不管有钱人的软绵绵白面包还是穷村民的硬邦邦黑面包,没磨成面粉可做不出来。这还不简单,拿到磨坊不就行了吗?可磨坊属于高贵的领主大人,怎么能免费让人使用呢?

按八成出粉率计算,这位农民能得到斤面粉。磨坊使用费拿不出现钱也没关系,粗略折算就扣掉50斤面粉吧,农民手头还有斤。是不是看起来情况不太好?没关系,本地的教士带着人来了。可他们今天没空向人们宣传福音,倒庄严的告诉农民们,缴纳神圣什一税的时候到了。好吧,今年没有灾荒,照常得拿出斤粮食。已经磨成面粉了?没关系,主教大人不会介意更多一些虔诚。不满意?谁敢在教会面前说个“不”字?就连领主大人所有土地大大小小的出产都得乖乖奉献纳贡出十分之一,何况平头百姓。

于是,这位农民还剩下斤面粉,养家糊口的难度貌似越来越大了。

(和我们熟悉的故事几多相似)

不过没完,赶紧看看定期缴纳人头税(tallage)的时间到了没,否则恐怕要全家喝西北风。快快想法周转周转吧,要不卖掉后院儿的仔猪补贴家用?那可不好,交易税(tolnetum)会雁过拔毛。感觉日子难过要搬家?不好意思,先交迁徙税(chevage)再说,想一蹬腿了事?不行,有名的死手捐(heriot)可不会饶过谁。别嫌税多啊,平时领主来个婚丧嫁娶还得凑份子,自家结婚也得领主批准以后才有资格交纳婚姻捐(merchet)。若不是明媒正娶则需要另给赔偿金(leyrwite),一不小心非婚生子要缴纳私生子罚金(childwite),觉得不公平想打官司?庄园法庭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先缴费吧您呢!

怎么样,一圈下来,收获再多粮食也经不住折腾。农民们一年辛苦到头,终于让领主大人过上了好日子。

动物般的生活:

其实在中世纪早期,因为沿袭罗马帝国旧习,各地贵族领主都倾向于让农奴们给自己的大型庄园种地,既能收获粮食又能收纳地租。法律规定,每个农奴每个星期需要在领主的自营地里工作至少三天。这种强制性劳动不许偷懒,当领主或者管家满意他们的耕种成果以后,农奴才能再回到留给自己的小块份地上,为栽种自家口粮继续忙碌。

平时,领主大人还会下派临时性的手工活计。比如让农奴们制造工具、维修农具、打造家具、上缴布匹、缝制衣装等等,有的领主会提供材料,有的就只能农奴自行解决。不同地区领主的偏好不同,部分领主还会让农奴准备酿好的大麦啤酒、养肥的猪、烤好的优质面包、新鲜的蜂蜜、制好的亚麻,或者鸡和鸡蛋之类。

于是,领主城堡里的装潢陈设,饭桌上的肉蛋鱼奶,穿在身上的各式衣帽,全都齐备。而农奴们,总算有时间给自己的破衣烂衫打上几个补丁,以免有碍观瞻。也可以就着寡油汤水咽下两口粗硬黑面包,糊弄自己的肚皮。就像《ThePeasantsRevolt》书中所说:

“农奴们被固定在领主土地上劳动,深受沉重的敲剥,他们甚至不能赶跑来吃庄稼的兔子和鸟,因为这些都是主人的财产,被发现后要处以罚金......农奴的生活水准最低,几乎就与动物差不多......”

(中世纪农奴的住所示意图,鸡鸭牛羊人畜混居是基本特征)

随着环境变化,领主的日子也并非一成不变。他们头顶上一个个国王和教宗贪欲更甚,不断反复加税,让领主们田地越多反而亏损越多。导致很多贵族干脆放弃自营地耕作,把土地出租给农奴,自己化身为地主,收租抽税,过起包租公包租婆的日子。于是乎,领主成了地主,农奴成了佃农。只要农民们缴纳足够的粮食或者现金,贵族们也心安理得做了甩手掌柜,得以投身于永无止境的社交舞会、豪华晚宴,或者骑士比武了。

变来变去,宝贵的土地终究在一串串贵族姓氏下转来转去,和众多农民们既近且远。

遇上好年景,那便算天老爷赏饭吃,农奴们尚能够果腹。若是有个旱涝病虫,便只能借贷讨饭。有的国王领主还时时发动战争,临时征税更是夺财索命的宣告。于是,农民们群起反抗的起义时有发生。

综合来看,欧洲农民的反抗分为4个不同阶段。

一,欧洲农民起义的高潮——封建制确立和扩张时期。

公元5世纪至11世纪,罗马帝国传统势力退出欧洲大部分地区。由东方来的日耳曼族群取代、融合了各原住民,形成多个国家。法兰克、英格兰、德意志(神圣罗马)等国相继出现并实施封建统治。一个个新兴国家为雄心勃勃的英雄豪杰们提供了壮丽大舞台,不过对于普通人民,大家眼前所见的无非家破人亡和随之横遭划定的生活方式。

不仅过去实施罗马奴隶制、隶农制的地区改为农奴制,许多自给自足的村落也被强行改造为农奴庄园。

(最常见的基础图示)

(电影《罗宾汉》中的城堡与农奴居住区)

主要体现为雄霸一时的法兰克王国四处扩张,强行将农奴制和基督教传播到占领土地上。当初匈人的大批马队驱赶着日耳曼人和其他许多部落滚雪球似的迁入西欧中欧,他们中不少还保留着公社生产的原始方式,或者以自耕农的形式自发构成村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营自己的田地。法兰克*队侵入后,以武力为后盾将这些地区划分为一个个庄园,土地上的农民也被赏赐给贵族统治,强迫参加劳动。他们唯一比奴隶好点的,就是自己还算个人,不像奴隶只能算一件“物品”。

从自由人到半奴隶的农奴状态,欧洲农民当然难以接受。为了捍卫传统生活方式和基本权利,欧洲爆发了多次反对农奴制的起义。比如斯特林加起义、留提兹起义、诺曼底农民起义、萨克森农民起义等等,也是不同生产方式冲突、宗教矛盾激化的综合体现。

这些起义往往糅杂了农民们想要恢复自由生活,坚持原生崇拜的愿望。农民们的反抗虽然有了具体目标,但缺乏统一组织,行动也各自为*,容易被贵族们分化击破。比如斯特林加起义就寄希望于中法兰克王国国王,结果成为法兰克王国内斗的牺牲品。

二,欧洲农民起义的低潮——十字*东征时期。

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随着欧洲各国统治大致稳定,人口持续增长,底层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是啊,粮食产量提高很慢,土地又难以拓荒,吃饭的嘴巴越来越多,贵族和教会的欲望倒是不减反增,洪水瘟疫蝗灾接踵而至,坊间世界末日的传言搞得人心惶惶。怎么办?

教皇乌尔班二世登高一呼,解决了所有问题,“向东方去!”

原本乡村间聚集的所有不安因素顿时找到了喷涌之口,大批贫民、闲汉、罪犯、佣兵、好事贵族集结在传教士彼得周围,主动向耶路撒冷——传说中能赎罪的圣地出发。4万多男女老少构成的贫民十字*不等教会点头就已经自发朝东方前进,壮观的景象在西方历史中可谓稀罕。大大小小十多次十字*东征由此拉开序幕,甚至包括荒唐透顶的儿童十字*。

不难看出,当时的欧洲已经存在严重社会问题,人们生活困苦难以果腹,对未来毫无希望,甚至充满恐惧。一旦听说能够“赎罪得救”,立刻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哪怕这只是镜花水月。随着人口大批外流,田地抛荒严重。领主们也热衷于十字*行动,疏于管理领地。留在家乡的农民们反而因祸得福,暂时减轻了被压榨的负担,虽然临时性的“萨拉丁什一税”之类依旧烦扰着他们。

多年里,全欧洲的注意力大多投向耶路撒冷,整体社会矛盾不知不觉间转移至外部。国王贵族教士们围绕着十字*明争暗斗好不热闹,农民们的生活倒回归野生放养状态,脖子上的枷锁比过去相对松动。只有挪威“桦木腿派”的穷苦人起来反抗,法国北部的农民还因为国王路易九世参加十字*被俘虏而发生了骚乱。

三,欧洲农民起义的第二次高潮——农奴制瓦解时期。

14世纪中期,十字*行动已然陷入低谷,蒙古入侵带来的黑死病却突然席卷欧洲。东起君士坦丁堡,西至葡萄牙,航运商路将携带病*的老鼠跳蚤四处散播。药物全无作用,病人飞速激增。意大利死者过半;德国人口减少6、7成;法国三分之二国民病亡;英国失去70%人口。一面是无数人在病痛折磨中死去,一面是恐惧滋生的狂怒和绝望不断聚集。欧洲社会有如火红炉灶上一口大锅,滚水沸腾,掌勺人呢?依然不紧不慢。

国王们其实非常忙碌,他们沉醉于开疆拓土、扳倒宿敌的大国争霸,哪里顾得上小民死活。

比如法国,百年战争里法国国王约翰二世和许多贵族被英*俘虏。王子为了营救皇亲国戚大举加税。乡村城镇原本就被黑死病折磨得半死不活,剩下的农民们压力陡增。结果,扎克雷农民起义被引发。当贵族们诱杀起义领袖之后,2万多农民惨遭屠戮。无独有偶,20多年后,英国为了延续战争打垮法国,多次加征人头税。逼得农民们揭竿而起,瓦特·泰勒起义爆发。10万义*进驻伦敦,但首领在参加谈判时遭到贵族突袭杀害,国王*随即大肆追杀起义农民。

(中世纪手稿中描绘的扎克雷起义)

(瓦特·泰勒起义的绘图,左下角红衣者为即将被刺杀的泰勒)

这个时期,传统农奴制在欧洲各国逐渐解体,并非领主们好心,而是人口减少和商业发展,经营自家土地难以从粮食获利的结果。不仅仅因为商品经济活跃,投机活动盛行,也因为十字*东征放松了民间管制,王权和贵族的争夺成为推手,黑死病流行更促使农奴逃亡。种种因素交相叠加,再依靠各国农民自发的反抗斗争,终于让紧紧锁住广大底层的农奴体制逐步崩塌。

从农奴成为雇农、佃农,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并不意味着生活可以变得轻松。反而因为国王贵族们争权夺利,对外连续发动战争,对内次次压榨收刮,让底层民众背上喘不过气的沉重税收负担。此一阶段的农民反抗行为大多从维持生活角度出发,追求减租降息,同时也希望废除残留着捆绑他们手脚的农奴制度。

四,欧洲农民起义宏大的尾声——胡斯战争与德国农民战争。

15世纪后,欧洲从瘟疫中恢复过来。不少地区农田复耕,工商业越来越繁荣,普通百姓似乎看到一丝希望。

比如说波西米亚(古代捷克)地区农业矿山非常兴旺。以至于引起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贵族觊觎。大批德国人随之移民捷克,他们通过手中权力占据官位、良田和矿场,直接成为社会上层。教会也不失时机扩展影响,坐拥大片田庄的同时还疯狂敛财,卖官鬻爵,强征什一税,贩卖赎罪卷,搞得红火的乡村再度乌烟瘴气。

面对本国贵族、德国移民、本地教会的三重压力,捷克人民忍无可忍,首先从宗教领域展开反抗。传教士胡斯发扬威克里夫宗教改革的主张,反对教会权力,要求没收教会土地,进而否认教皇合法性,赢得大批民众响应。虽然胡斯很快被处以火刑,但他的思想激励了普通农民、市民起来反抗。

(胡斯即使在火刑架上,也未求饶)

胡斯派组建起自己的武装,同神圣罗马帝国持续斗争。其中激进的塔博尔派更要求推翻封建君主,建立“人间天国”,即想象中人人劳动、人人平等的公有制农民宗教共和国。

胡斯起义坚持了差不多20年,极大撼动了神圣罗马帝国对捷克地区的封建统治。

15世纪末16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德意志地区也连续发生农民暴动。原因并不复杂,帝国领主们看到本地农民生活有所好转,大搞农奴制复辟,将本已出租给农民的土地再次实行农奴制度,宣称本已自由的农民在契约上仍是领主的附庸。双重剥削双倍赋税的威力很快显现,德意志诸侯治下民变蜂起。

(贫民的鞋会起义,以鞋子为旗帜)

闵采尔、蒂罗尔等农民*领袖沿用并发展胡斯派的部分平等思想,指挥民众与领主、教会作战。闵采尔发动农民、联合矿工,高呼:“世界上一切都应该归公!”蒂罗尔则详细制定了如何建立由人民掌权、人民投票的百姓共和国的蓝图。面对30万起义者,惶恐的帝国用狂暴武力镇压回应民众。大约10万农民死于非命后,残存的义*遁入山林,神圣罗马帝国也为此元气大伤,一步步衰弱分裂下去。

对这种震撼旧世界的壮举,日后恩格斯专门著书分析、赞扬了德国农民战争。其《十二条款》成为后来革命者的精神基础。

确实,在宗教氛围浓厚的欧洲,农民们的反抗从经济减负到宗教改革,从土地分配到建立平等国家,一步一步向前递进。已经出现了实行公有制和共产社会的初步设想。可以说,农民和其他底层民众用鲜血逐渐摸索出未来世界的大致模样。虽然理想的图画还存在于精神层面,但朴素高尚的追求无疑是物欲横流又黑暗堕落的封建世界中不容抹杀的闪耀亮点。

写在最后:

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新商路的开辟,欧洲社会的压力再一次向外转移。美洲、非洲、亚洲、乃至中国,开始迎接带着枪炮的陌生访客。

欧陆无数城市中出现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也在预示着欧洲农民起义的大时代即将过去。茫茫夜色中,土地不用再吞噬生命,而羊吃人的新剧目就要上演。数不清困苦挣扎的农民黑压压连成一片,望不到边,仿佛冥河畔拥挤着等待摆渡的万千灵*。是哪股洪流将他们推向城市?

不必言说,但他们将要拥有一个让世人永远铭记的新名字——工人阶级。

(谢谢观赏,坚持为大家提供高质量原创历史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链接:

西方缺少农民起义吗?欧洲民间反抗盘点(1)

参考文献:

西欧农奴制初探试论西欧农奴制中世纪欧洲农民起义特点浅议欧洲中世纪领主与农民的收入变化中世纪西欧农奴制解体原因探析TheMedievalEconomyandSociety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