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位于欧洲的北部,是一个经济发达,风景优美的国家。可也由于自然的环境条件下,较为严寒,且人口数量少。现在在芬兰三十多多万平方公里辽阔的地方上只生存了不过五百万左右的人口,但也别小瞧了这个地盘不大,人口不多的的地方,实力可不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芬兰先后卷入了苏芬战争和苏德战争,与德国、苏联两大强国先后交手,而且能让对手吃少不了苦头,堪称“欧洲的平头哥”。
▲二战时的芬兰*队
芬兰二战中扮演的角色
▲拉普兰战役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纳粹德国迅速占领欧洲,妄图独霸欧洲地区,不少国家受到迫害,仅仅只有少数西欧地区得以幸免,这其中就有芬兰共和国最为特别。
此时的欧洲国家中,仅仅只有瑞典、瑞士保持着一定立场的中立态度,而西班牙则无法避免的作为法西斯专制,只不过没参与轴心同盟国,仅保持密切联系,可在之中的芬兰情况又有大不同。
▲拉普兰战役
芬兰共和国本来也是“中立”态度,至少表示不参与大规模的战争,但在战争动荡的时代中“求安稳”是不可能的,年苏联出兵进攻波兰后,随后进攻芬兰,芬兰就在一系列复杂因素中被推上“战争的刀刃”,也因此被迫加入二战与苏联抗衡,在苏芬战争与冬季战争期间芬兰赢得了不少舆论的支持,但也忍辱负重求和割地。一心想夺回领土的芬兰与当时的纳粹德国携手同行,在年一同对抗苏联。可是所谓“塑料情”好景不长,盟*的大大转折,尤其在苏联方面在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的重大转折,纳粹德国迎来苏联的反攻,节节败退,芬兰也跟着一起难以抵抗,最终芬兰撑不住了要跟苏联单方面议和。
▲拉普兰战役胜利,士兵举旗庆祝
然而“塑料情”纳粹德国又不乐意了,不愿意失去芬兰那就与芬兰开战吧,于是秘密早先筹备*队与物资,爆发了德国与芬兰之间的“拉普兰战役”。
由此芬兰共和国在二战中很难定义其扮演的角色,早期中立到后来抗苏,在期间又与纳粹德国关系密切,一度被认为是法西斯轴心国国家,可是最终又与德国正面开战,投降苏联,实在让人琢磨不透啊,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拉普兰战役,也许就明白了!
拉普兰战役
在二战中有一场人人皆知的很是特别的大战,称为“拉普兰战争”,这场战争发生于年至年4月,是德国与芬兰之间的一场战役,也因发生地在芬兰的北边拉普兰而得名。这场战争在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之下,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曾经的狂妄自大的德国也被长期战争的消耗下也到了穷途末路的窘境,也因为此次战争,德*的最以骄傲的机械化部队尝到了苦果,在伤亡人数上远高于芬兰,最终这场不成比例的战争由芬兰宣告胜利。
▲拉普兰战役
其实在年6月,由于巴巴罗萨行动的开始,苏联与德国开始全面战争,而其中德国与芬兰正是盟友,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苏德爆发全面战争也积极的配合德国参与作战。再到年夏,德*最高统帅部早已开始秘密筹备此次战役,当时德*认为芬兰可能会倒戈到苏联进行单独的和平谈判,德*便采取将兵力以北收缩,目的为了保护佩特萨莫附近的锡矿。年冬至年初,德*大力修建战略公路,投入大量的战俘,为了改善挪威北部与芬兰北部的道路交通,其中许多的战俘来自于南欧,只身着夏装便派入工地,导致了大量伤亡,铺设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公路”,并且德国还在芬兰北部筹备了大量战略物资。
▲年-年反法西斯战争战略图
年4月,德*的撤退行动全面进行同时进一步大规模修筑战略工事,以防备苏联*队的大规模突袭,于此同时的芬兰*队已经在面对苏联*队上节节败退,也深知自己无法抗衡强大的苏*,再加上当时的芬兰亲苏派*府上台寻求反法西斯力量的庇护,便与苏联通过谈判达成单方面的和平协议。协议果断的要求芬兰与德国必须断绝关系,并令驻扎在芬兰的德国*队于年9月15日前完全撤出。可在接受苏联要求之前,芬兰还是向德国委婉的表达出自己想要结束战争的想法,德国也倾向于主和,希望撤离行动顺利,但德国更多的是早已准备磨刀霍霍,向芬兰采取*事行动,一场恶战一触即发。
之后德国还与芬兰进行单方面的秘密协议,德国会按照给予芬兰的撤*时间表如期进行撤离行动,可是芬兰必须允许德*使用芬兰的交通工具进行有序撤离,并且他们撤退后的路线德*会进行摧毁。可惜好景不长,在芬兰海*管辖范围内一艘德*船只未能经过允许进入芬兰领海,导致了德*以*事威胁芬兰不得妨碍德*的撤离行动,芬兰不得已被迫接受提议,从而两国产生了摩擦,再加上苏联发现了芬兰与德国之间的秘密行动,并威胁进攻芬兰以此不断施压。
▲拉普兰战役
年9月,德*向芬兰伸出“罪恶之手”,德国陆*与海*率先发起进攻,向芬兰的苏尔萨里岛发起了“闪电战”,试图给芬兰的*事基地造成致命打击。然而这一次德*还是败到了自身的狂妄自大,因为芬兰的并不是实力疲惫不堪的波兰,素欧木萨米战役的胜利者亚尔马·西拉斯沃将*亲自指挥了芬兰*队对德国的战斗,在他杰出的*事才干下,给了德*当头一棒。
芬兰与德国正面对峙
年9月30日,芬兰为了吸引德*火力,协助芬兰第三师占领拉普兰的德**事阵地,派出三艘*用运输船只由奥卢出发,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的护航舰队,铤而走险准备强行于瑞典邻近的托尼奥港登陆。不久很快芬兰与德国爆发激烈的战斗,可是芬兰*队遭遇德*的顽强抵抗,以及严重的后勤不足陷入了困境。
年10月2日,芬兰派出增援的第二波*舰陆续抵达托尼奥港,就算在德*的轰炸机狂轰乱炸之下,芬兰增援部队依旧无法阻挡。此时德国*队也在不断派兵增援,双方*队进入相互对峙的局面。于此同时,为了帮助芬兰*队尽快将德国*队合围,苏联派出了苏联卡雷利阿方面*,由苏联沿北极海岸向挪威推进,不久就占领了挪威的基尔克内斯港。苏联*队于10月5日在伊瓦洛与芬兰*队进行汇合,德*不得已被迫放弃了一直如视珍宝的特萨莫锡矿,并且将德*的战斗人员以及大量物资快速撤回挪威林根湾后方。直至同年10月8日,芬兰*队不断击退德国*队的顽固反击,一步步向奥卢向卡米推进。
▲拉普兰战役
一直撤退的德*采取了“焦土*策”,将拉普兰地区的罗瓦涅米城区化为乌有,无论是*用设施、民用设施、交通运输、还是城市建设统统变为了废墟。年10月16日,德国成功撤出罗瓦涅米地区,一座烧焦的城市最终由芬兰人民默默承受。
年11月初,德*不断进行撤退,可仍在顽固抵抗。直到年1月10日,挪威林根湾的部分*事阵地有德国*队之外,其余德*已经完全撤离。
年4月27日,德国*队完全撤离芬兰领土范围之内,这场战役的结果导致了两千名德*和近八百名芬兰*人阵亡,最终宣告胜利。
拉普兰战争的影响
▲二战时期欧洲地区国家
在拉普兰战争的影响之下,欧洲战场出现了形式上的逆转,德国*队的狂妄自大被重重摔在了地上,打破了不可战胜的神话。在芬兰*队成功驱逐德国侵略者的战斗中,也铺垫了纳粹德国的覆灭。欧洲饱受纳粹迫害的诸多国家纷纷发起了独立,反法西斯力量的持续高涨,德国法西斯霸权欧洲的时代,即将结束。
芬兰的发展
其实早在芬兰的继续战争之中,在纳粹德国的帮助下在战争开端侵略苏联获取大量领土,可是随着德国的战事不利,节节败退,芬兰单独向苏联求和引发了芬兰和德国之间的拉普兰战役。虽然芬兰在与德国之间的战争中损失惨重,但是也为芬兰在战后给予了一线生机,转战德*投降苏联的举措大大提升了战后对其减轻审判的机会。芬兰也在战后明了了一切,认清当下的形势,开始转向中立*策,也在冷战期间,跟西方、东方之间打得火热,赢得了国家的发展。
▲拉普兰战役
芬兰共和国在独立建立共和国后,其实一直跟苏联是穿一条裤子的,即使苏联与芬兰有种种矛盾纷争,但也不影响当时的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俄国*府与芬兰共和国之间的关系。可是芬兰的内战导致了芬兰出现了*治危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互相对峙,而苏联站在社会主义一边,甚至伸出援手。可芬兰的资本主义取得胜利后,导致了双方矛盾不断激化,再加上当时二战时的局势,终造就了苏联方面斯大林决定对芬兰采取*事行动,也就是苏芬战争。
▲二战时芬兰士兵
苏芬战争的爆发,就这样双双参与了二战中,而当时的芬兰可能单纯地只为了国家利益而战与苏联对峙,因此卷入二战危机,又因在和苏联的冬季战争不断累积矛盾,忍辱负重失去领土,又有了后续的继续战争。但继续战争还能打响,是因为不可或缺的靠山—-纳粹德国,所以芬兰当时的立场与德意日法西斯并不是完全相同,更像是“顺藤摸瓜”到后面的拉普兰战争的“骑虎难下”。
▲芬兰赫尔辛基现状
随着纳粹德国的贪婪和控制欲,德国愈发想转变芬兰,实现自己对芬兰的蓝图,而此时的芬兰更像是与罗马尼亚“难兄难弟”,最后芬兰投降苏联,“骑虎难下”的局面只有硬打了,为此和德国打了一架,也算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与轴心国之间的不同吧,以至于到了后期,芬兰共和国又回到了最初的轨道上来,致力和平,中立对外的*策。最终,芬兰在二战中给世人留下的种种事情和表现,芬兰由此不断开启自己和平中立的发展道路,也在我们熟知的冷战期间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发展,迅速崛起,成为了今天北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