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只小狼
前两天在刚刚落幕的G20峰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了一次长达半个小时的媒体集体采访,当然这和普京的年度记者会比起来顶多算是中场休息。
当采访接近尾声普京准备离开时,一名俄罗斯记者见缝插针的问到:
“我最近看了部叫《深海陷落》的美国惊悚片……简单说就是,俄罗斯总统在北极基地遭绑架,而幕后策划者的却是俄防部长,最后一名潜入基地的美国潜艇艇长成功救出了俄罗斯总统……”
“发生在我们的基地?”
“对,就在我们的基地,北极基地。”
当得知故事背景发生在俄军北极基地后,普京表示这种设定“超现实”,进而用“美国送给乌克兰的两艘小军舰都无法穿过刻赤海峡,还想让美国的潜艇进入我们的基地?”予以嘲讽,并用“一听就是烂片”结束了本次吐槽。
别闹~
(上述图源TheKremlinStories/Youtube)
就这样,这部在10月份刚刚上映的片子,被一位“毒舌”影评人,给了一星的评价。
(图源豆瓣APP)
就好像岛国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学生一样,走到哪人死到哪,《冰海陷落》主演则是走到哪里“陷落”到哪里,在此之前杰拉德就已经主演了《奥林匹斯陷落》(OlympusHasFallen)和《伦敦陷落》(LondonHasFallen)两部电影。
而以往的每一次“陷落”,都是美国总统遇险……但是这次……“夭寿了!好莱坞救俄罗斯总统了!”小编记得上一次见到美国大兵救“俄罗斯总统”的时候,还是在《使命召唤》里西伯利亚东部的一座钻石矿底下……
都怪万恶的马卡洛夫
(图源SycoSquirrelSSU/Youtube)
俗话说得好,“黄鼠狼救俄罗斯总统——没安好心”。表面上拍电影是救了俄罗斯总统,体现了美国跨越敌对关系的国际人道主义情怀,但实际上还是绕不开好莱坞军民融合的套路。
与前两次陷落不同的是,这部影片将故事发生的地点从高楼耸立的城市转移到了深不见底的海洋。敌我之间的较量不再是飞机大炮机枪扫射,而是变成了无声的对决与刹那间的爆发——潜艇战。
(图源FilmSelectTrailer/Youtube)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潜艇题材一直是好莱坞电影的“禁区”,因为涉及技术的复杂性和拍摄的难度,所以鲜有电影公司会一掷千金拍一部潜艇电影,尤其是一部商业片。
《猎杀红十月号》小说畅销,但电影不如预期
不过经过翻译后的中文版妙笔生花
(图源sina)
但是在电影开拍之前,美国海军特意对这部影片的主创团队开放了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的一艘“快速攻击核动力潜艇”,他们参观了包括鱼雷仓和核反应堆等潜艇上的机密部位。
(图源Mania/Youtube)
虽然目前并没有交代影片中的潜艇究竟是哪种型号,但是从艇身的形状、大小,方向舵位置以及潜艇上搭载的专门用于放出和回收潜水员的海豹运输艇(ASDS),可以大致判断出这艘潜艇的原型是美军现役的“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
预告片中出现的潜艇(上)与美军现役“弗吉尼亚级”潜艇对比(下)
(图源FilmSelectTrailer/YoutubeBedroomFurniture)
“弗吉尼亚”级属于美国七代攻击核潜艇,特点是多功能和多用途,主要用以替换大量在役的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在电影中,美军潜艇躲过了俄罗斯海军的围追堵截,不但成功的潜入了俄军极地基而且干翻了另外一艘俄罗斯潜艇,最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充分体现了美军对于这艘21世纪美军水下战场主力舰艇的自信,也展现了美军在水下军事装备于战术战法上的最新成果。
除了“炫耀”武器装备外,电影中关于“极地基地”的设定也耐人寻味。
从冷战结束后,北极地区海域一直都是美军海上力量“官宣”的禁区,因为对水域的不熟悉,很少有美军舰艇到北冰洋瞎溜达。在刚刚结束的“三叉戟·”北约军演中,美国航母打击群30年来首次进入北极圈,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破冰”之旅。
(图源U.S.Navy)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已经打起了北冰洋的主意。而之所以美军惦记北极,是有原因的。
第一,美军北极地区战斗力亟待增强。“三叉戟·”刚开始,名美军就把冰岛首都的啤酒喝光了;在演习过程中,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武器装备在的低温寒冷天气下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毛病,急得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呼吁使用3D打印部件;好不容易盼到演习结束,挪威一艘军舰被商船撞沉了……
(图源:NorwegianCoastalAdministration)
第二,之所以美军想要增强极地地区的战斗力,是为了应对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基地扩张。在今年的胜利日大阅兵中,俄罗斯第一次公开展示了包括装甲步兵车、导弹车、摩托雪橇在内的大量极地装备。
(图源strategic-culture)
也是在年初,俄罗斯展示了俄军在北极圈内最大的空军基地,位于北冰洋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上的Nagurskoye空军基地。俄方称该基地可以容纳名士兵,但是从建筑面积来看远远不止于此。
(图源AP)
第三,俄美双方争先恐后的在北极地区下功夫,还因为一条北冰洋上的“捷径”——北极航道。数百年来,北极航道一直被航海者称为“传说中的航道”,因为常年的冰封与极端的气候使船只无法穿越。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变薄,年两艘德国商船从韩国出发穿过北极航线到达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北极航线商业航行。通过目前开发的两条北极航线(东北与西北),欧洲与北美洲西海岸、欧洲与亚洲东海岸的航程将分别缩减三分之一!
(图源geolinks)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在控制位于俄方一侧的东北航线,通过这条航路的船只都必须向俄罗斯交纳“过路费”,俄罗斯国防部今年11月还宣布,从年起,外国军用舰艇在使用北极航道航行前,须向俄政府相关部门通报。
(图源RT)
前段时间俄乌军舰在刻赤海峡发生冲突后,俄罗斯不但扣押了23名乌克兰船员,而且还缴获了一堆武器装备,并且被俘的乌方船员招供“受到了特殊指示”才强行通过海峡。除了乌克兰高层以外,这背后很有可能还有其他国家势力的怂恿。
年普京视察俄极地部队
(图源REUTERS)
恰巧《冰海陷落》就在这个时候上映了,仿佛是美军借助好莱坞之手变相的宣示了“航行自由”的决心。
面对美军一系“小动作”,普京的回应是有底气的。或许美军考虑的不应该是能否潜入俄罗斯极地基地,而是潜入哪一座基地。
美俄双方在北极地区军事基地分布
(图源美国参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