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
秦简文化展
时间:年8月6日-9月6日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南1展厅)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立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策和措施。首创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有“百代犹得秦*法”的说法。但秦朝推行的严刑峻法也导致其国祚短暂。公元前年,秦朝灭亡。因焚书坑儒和秦末农民战争,秦朝所存的史料和文献匮乏。
年里耶古城、里耶秦简的发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去探寻秦朝那些尘封的往事。
本次展览共展出件(组)里耶秦简,其中有40余枚秦简为首次对外公开发布,结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35件(套)秦代文物,展示秦城风貌、秦人生活和秦朝县*,以小见大,揭秘秦朝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有效实施的真实状况。
一个时代浓缩于一个县,一个县又浓缩于一片木简。里耶秦简全景式地展现了秦代县*运行及社会生活的状况,是秦朝行*制度和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和代表。
展览还将以文化扶贫为基点,展示里耶和龙山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自然山水,以及精准扶贫以来的变迁和发展,助推龙山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秋史金正喜与清朝文人的对话
时间:年6月18日-8月23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19-21号厅)
金正喜(年-年)是韩国著名的金石学家、书法家和诗人,他在韩国书法史上开创了人称“秋史体”的书法风格,影响了韩国几代书画家,同时他也是中韩文化艺术交流史上的一位重要使者。在他的努力下,以金石考证学为中心的清朝学术传入朝鲜,在本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对现当代的韩国书画艺术产生深远影响。
《实事求是箴》
《蓴鲈郷》
《赐书楼》
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展的重要项目。通过展现金正喜和清朝文人的艺术对话,促进今天中韩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端研竹炉诗屋》
《坡公真像》
《兰墨合壁帖》
支架/表面艺术运动:一次解构绘画的
激越实验(-)
时间:年5月21日-8月20日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展厅)
本次展览共展出“支架/表面”艺术运动15位代表艺术家的76件作品。
“支架/表面”是法国的艺术运动,它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那个艺术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的年轻艺术家们开始对艺术的未来,特别是绘画和雕塑的未来提出疑问。
《无题(红色十字)》
《编织》
《构成》
《剪裁画布》
他们抱着寻找艺术根基的愿望,试图将绘画和雕塑之所以能够成立的实践条件昭示于天下。图像空间和雕塑形式在他们手中付之一炬,绘画被肢解,画布与画框分离;雕塑被打碎,跌落底座。这些转变超越了严格意义上的艺术领域,可以将之总结为:改变观点,改变人类。
《木梯》
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
太平洋艺术珍品
时间:年5月16日-8月18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第一展厅)
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共同主办,将展出件凯布朗利博物馆收藏的太平洋艺术品,呈现大洋洲群岛上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古祖古祖独木舟船首雕塑
道盖独木舟船首雕塑
优乌杖
苏布万面具
展览共分为2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美拉尼西亚艺术,涵盖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群岛和新喀里多尼亚地区;第二部分展现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的艺术,核心展品是来自当地的手工饰品。
特塔纳盔甲
特玛坠饰
本次展览的件作品具有非凡的美学和人类学价值,它们共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广袤的文化区域是如何的丰富多彩、包含着怎样的多元身份与超越地理距离的多样关系。在那些复杂的、有时甚至称得上是严酷的环境中,人们依旧表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
马拉甘仪式雕塑
仪式用斧
乌米克劳帕卡卡碗
宫岛达男:如来
时间:年5月18日-8月18日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本次展览展出日本艺术家宫岛达男(TatsuoMiyajima)三十年来的艺术创作,展出从年以来每个阶段代表性的LED装置作品以及行为作品。此外还将展出一件宫岛达男为本展特别制作的巨型LED装置“时间瀑布”以及行为作品“时间皮肤”。
时空()
宫岛达男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年代开始艺术生涯,以“不断变化、连接万物和持续永恒”为核心理念,创作出一系列为科技驱动的装置、雕塑和录像作品。
生命(无器官身体)系列No.13()
展览标题“如来”取自梵语“Tathāgata”,是佛的十大称号之一,强调佛教对宫岛达男的重要性;英文标题「BeingComing」凸显了宫岛作品的生成性概念,暗示参观者在被作品吸引不断靠近的过程,亦是精神不断升华的过程。
五个对立圈()
纸上谈缤——中华纸文化当代艺术展
时间:年8月9日-9月19日
地点:浙江美术馆(1、2、4、5、6号展厅及天光长厅)
本次展览展出近40位国内外艺术家的纸媒介作品,借助架上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呈现或唯美、或诗性、或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茶山》蔡国强
《天空》沈烈毅
展览分为“展”“破”“融”三个板块,围绕纸张本身的特性,营造三种不同特征的体验空间,诠释当代艺术在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传播与创新等方面的不懈探索。
《物殇3x7空间》施惠
除了当代艺术作品,展览还配合展出晚清剪贴彩绘蝴蝶探梅图书法黑纸扇”“民国全象牙素坯黑纸扇”“现代台湾原乡缘油桐花油纸伞”等传统纸工艺精品,同时展示《天工开物》《文房四谱·纸谱》《笺谱》等古籍善本,体现中华纸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面貌。
《农业被重复发明了七次》邱志杰
大邦之梦——吴越楚玉器·青瓷展览
时间:年6月18日-8月18日
地点:苏州博物馆(负一层特展厅、一层争伯春秋展厅)
西周初,太伯、仲雍奔吴,至十九世寿梦立,习用兵乘车,吴始益大,称王。再经诸樊、余祭、余眜、僚几代吴王苦心经营,吴国渐成春秋重要方国。及于阖闾,吴重筑都城,是为苏州城之源。
吴楚之争自寿梦始,互有征伐,吴越结怨也因吴楚相争而起之。直至公元前年,勾践卧薪尝胆后卷土重来,复围姑苏山,夫差自刭,吴国遂亡。越灭吴后,虽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然不能正江、淮北。楚渐东侵,广地至泗上。公元前年,楚威王兴兵东伐,杀越王无疆,越国覆亡。又历百年,楚益衰,公元前年,秦将王翦、蒙武破楚,虏楚王负刍。吴、越、楚的大邦之梦,终归于秦。
原始瓷兽面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藏
原始瓷提梁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近三百余件玉器和原始瓷精品汇聚于苏州博物馆,集中展示春秋战国那段峥嵘岁月,展览共分“礼尚往来”、“乐享天籁”、“工艺融合”、“瑞玉为信”、“美玉为礼”、“巧玉为饰”、“工玉为器”等八部分,希望能为大家重构吴、越、楚“大邦之梦”的文化内涵与融合历程,期待进一步推动吴、越、楚文化的交流和学术研究。
原始瓷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浅浮雕蟠虺纹玉璧,苏州吴中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藏
玉龙佩,湖北荆州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