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塔乌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考古百年考古所见的史前台湾对张光 [复制链接]

1#
郑华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8342918723474520&wfr=spider&for=pc

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辰百年,也是著名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逝世廿周年。张先生学贯中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明起源的理论,如“相互作用圈”、“连续-断裂文明起源二元说”等,为中国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实际上,张先生不仅在中华文明起源上大有建树,而且对台湾史前史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他结合其“相互作用圈”模型,分析新石器时代中国东南沿海的史前文化,并且阐述了台湾史前史和大陆东南沿海的联系,提出“大坌坑文化代表台湾南岛语族文化祖型,而南岛语族的老家是在大陆东南沿海”这一假说。

大坌坑文化是台湾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年。年,张光直先生参与“台湾史前史研究计划”,对八里乡大坌坑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大坌坑的陶器特征包括以罐和钵为主导的器形、以粗绳纹为主,并有刻划纹和贝纹的纹饰、器壁较厚,含粗砂、陶色以棕、深红、*、灰等色为主。石器种类较少,有小型石锄、磨制小型石斧等,也有网坠。从遗址分布看,大坌坑文化遗址面积普遍较小,位于海边或河口台地上。

张光直先生根据大坌坑遗址出土遗存,提出了“台湾的大坌坑文化有无延伸到大陆”的问题。为此,他将台湾大坌坑文化和当时金门的富国墩遗址、闽侯的白沙溪头遗址、平潭南厝场遗址进行了比较。这些遗址年代范围约在公元前-年以前,与台湾大坌坑文化的时代基本重合。这些遗址的陶器饰有绳纹,数量较少。此外,他还观察了广东的潮安陈桥遗址、海丰西沙坑遗址的陶片。据此,先生将东南沿海和台湾岛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统称为“大坌坑文化”,下分两个类型:即大坌坑类型和富国墩类型。限于材料不足,大坌坑文化与大陆东南沿海同时期文化的关系仍有待确认,但张先生却依旧认定台湾大坌坑文化的来源应追溯到闽粤地区。

年,中美合作联合开展“台湾省浊水溪和大肚溪流域自然史和文化史科际整合研究”,即“浊大计划”,张先生主持。该项目对台湾中部的浊水溪和大肚溪流域古今人地关系进行了调查,为台湾中部史前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也将“科际整合”的新型研究方法引进台湾。

“浊大计划”张光直先生手稿(图片来源

陈光祖主编《东亚考古学的再思:张光直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年)

张光直先生对台湾史前史的考古学观察不仅包括文化的互动和交流,还从人类学视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