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百味留无尽余香
文
庞胜.主播
*琼
以梦为马,相约天涯
不久前,华发集团刚刚迎来四十周年庆,四十年砥砺前行,四十年拼搏奋进,换来了今天的硕果累累。
“~,以梦为马,我们走过波澜壮阔的40年!”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是我们的信条,以我们的梦想,作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是一代又一代华发人的优良传统。
细细推敲起来,“以梦为马”,出自著名诗人海子的诗作,他这么写道: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最初接触到海子,是被他那句著名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惊艳。温暖、浪漫、纯净、细腻,世人对他不吝于各种溢美之词,对他的英年早逝扼腕叹息。
这位15岁就考入北大法律系的学霸,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诗坛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就此陨落,不到七年的创作生涯,他为我们留下了多万字作品,不少诗歌已成为一代人永恒的记忆。
关于他的死因,几十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后来人们知道,这位天才诗人,一步一步走向铁轨的时候,随身带了四本书:《圣经》、《瓦尔登湖》、《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从这四本书中,人们试图去了解他在最后时刻的所思所想。
前面两本我们比较熟悉,《圣经》是为了回答信仰和生命的终极之问,《瓦尔登湖》是追求恬淡清新的生活方式,后面两本相对陌生。《康拉德小说选》显然是一位作家的小说选集。今天我们主要介绍《孤筏重洋》。
《孤筏重洋》的作者是挪威学者托尔·海尔达尔(ThorHeyerdanl),这本书问世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讲述了作者和五位同伴一起,乘坐自制木筏,从南美秘鲁出发,横渡太平洋,经过天的漂流,行程英里,最终到达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的故事。此项壮举创造了人类航海史上的奇迹。
托尔·海尔达尔,挪威的人类学者,海洋生物学者,探险家,因为这部作品面世而闻名世界,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挪威人”。目前,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75种语言,译介为个版本,全球销量超过万册,影响了一大批读者。
图书版本
电影海报
1.信念
整个冒险故事起源于作者的大胆猜测。作者在南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群岛考察时,听到波利尼西亚老人讲诉一个古老的传说:太阳神提基带领祖先从海那边的一个大国来到现在居住的这些岛上。通过研究,他提出太平洋群岛的第一批居民是5世纪从南美洲飘洋而来。这个结论受到科学家们的质疑,原因是:当时的人类要穿过茫茫大海,只能靠木筏。依靠木筏穿越太平洋,这听起来十分荒谬。
木筏构造
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在信念的驱动下,海尔达尔开启了他的冒险之旅。
如果身边有人说要横渡太平洋,却只有一条木筏,甚至他还不会游泳,你一定会觉得他疯了。一开始海尔达尔作出这个决定时,所有人就这么认为。不顾众人的反对,他依靠的,是信念,是对自己理论的自信。
“坚信自己是对的,成为你对抗一连串对你人身不公平攻击的唯一武器。”
从第一缕海风吹向风帆,直至木筏在目的地小岛上搁浅,信念支撑着他为冒险作出种种准备,带领着他克服困难,召唤着他驶向终点。
2.勇气
六个人,一只鹦鹉,就这么开启了天的漂流。
信念是海尔达尔的精神支柱,为这一场伟大的旅程指明了方向。那么六个人的共同特质是什么呢?
答案是勇气。
连这位自负的冒险家都没想到,当他提出要用自制木筏横渡太平洋时,居然这么顺利就找到了同伴。更令人不解的是,六个人中,只有一人有航海经验,谁也没有操纵过木筏。
勇气可不同于莽撞。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为了这趟旅行做足了准备。他们先后找到了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空*物资司令部,五角大楼,联合国秘书长,秘鲁总统,得到了大量的帮助和支持。木筏是在秘鲁海*基地绑扎完毕并由海*协助入海,抵达目的地后,由法国派船接应。正是勇气帮助他们进入五角大楼,拜访联合国秘书长,敲开秘鲁总统府大门,带领他们穿越重重险阻,横渡茫茫大海。海上的一百零一天,恶浪袭来,鲸鲨尾随,正是勇气,支撑他们不屈不挠,步步向前。
航海路线
3.协作
六个不同背景的人各负绝技,踏上了冒险之旅。看似组织松散,每个人却能够独当一面。有人负责测量气象和水流,有人负责提供航海经验,有人负责与陆地的无线电通讯,有人负责与土著交流。他们甚至还带了一只会讲西班牙语的鹦鹉解闷。
刚刚下海的时候,波浪滔天,两人一班轮流掌舵。一百零一天的航行中,遇到这样的大浪,六个人就要齐心协力,等待风平浪静。一阵大风吹过,一个同伴踉跄一步掉进海里,靠游泳怎么追得上鼓着风帆的木筏,眼看他离木筏越来越远,危急之下,另一个同伴带着救生带跳入海中,奋力救起落水者。一场危机化险为夷。这样的协作和团结,时时刻刻都可能上演。作者在后来这么写道:
“不管怎样,在最后一次暴风雨之后,情况很清楚:我们一定既要浮着,又要大家在一起,走完我们面前这段短程,到达海岛上。
大海上有的是别的岛屿。这九根筏木,现在这样喜欢旅行,愿意漂到哪里是哪里,只要我们六个人都聚在筏上。”
航海实拍
六个人,经过三个多月的漂泊,终于抵达了波利尼西亚群岛,安然无恙,仅仅损失了一只鹦鹉,简直是奇迹。故事到了这里就进入了尾声。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刚刚萌生要造木筏航海的念头时,作者说:
“我倚身窗前,想看一眼这座大城市的遥远的繁星漫布的夜空,只能在头顶上高墙之间看到一小块。即使木筏上的地方小,不管怎样,在我们之上,容纳天空和星星的地方却有的是。”
数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常常望着天空发呆,想知道山的那边究竟有什么。当他们翻过群山,来到一望无垠的海边,又不确定海的那边是什么。当人们终于开始环球航海旅行,海中的每一处小岛对我们来说都不是秘密,我们又将目光投向了更加深远的外太空。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猜测海子直到最后时刻,一直在探索。可能由于对传统的反叛和未知的渴求,追求信仰的理想主义精神使他渴望摆脱束缚,终于使他走向肉体的消亡,因为他早已说过: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几十年过去了,他仿佛不曾离去,仍旧在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翻开这本最后时刻海子带在身边的《孤筏重洋》,似乎能听到他的声音——
以梦为马,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恰似华发集团这四十年,始终眼望星空,脚踏实地,心中有火,眼中有光,永远不满足于现状,永远保持向前,不断朝着自己的星辰大海奋进。
信念,勇气,执着,协作。如同木筏上朝夕相处的六个人那样,几万华发人也在亲手打造的巨轮上团结奋进,勇往直前。
以《孤筏重洋》的信念和勇气,向着打造百年老店的目标努力。奔腾吧,华发人,让我们以梦为马,相约天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