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塔乌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村邮站项目的未解疑云 [复制链接]

1#

“村邮站”项目的未解疑云


摘要:国家邮*局正在设计、起草相关方案,拟征收“邮*普遍服务基金”。据相关人士透露,该基金并非用于补贴中邮集团,而将用于在全国59.8万个行*村分别建设“村邮站”,配备信筒、办公桌、存放邮件的柜子等。(本报今日16版报道)    “云中谁寄锦书来?


国家邮*局正在设计、起草相关方案,拟征收“邮*普遍服务基金”。据相关人士透露,该基金并非用于补贴中邮集团,而将用于在全国59.8万个行*村分别建设“村邮站”,配备信筒、办公桌、存放邮件的柜子等。(本报今日16版报道)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美丽的词句依然在记忆深处,而亲笔写信,或者接到他人的亲笔来信,对于越来越多的人已是遥远的记忆。纵然许多人还怀念这一种感觉,却也“时光如流水呀匆匆过”,过去就过去了。在现代通讯、传播技术越来越发达、普及的今天,反而要村村建邮站、信筒,其实与给每家每户发刀具、竹板,以备他们刻字记事时用,也没有太大区别。或者说,这就明显是为了花钱而乱花钱。


第一种可能,还真就这样将钱花出去了。尽管是结结实实地花在了农村,但因为对绝大多数地区、个人来说实际意义微弱,也依然是对于社会财富的浪费。农村不是一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不能以扶助农村、农民为名,行蛮干、浪费之实。


第二种可能,这笔钱根本就不会花在“村邮站”项目上,而会被挪用、挥霍于其他方面。久而久之,便如“*宗羲定律”所总结,成为陋规常例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了部门的特殊利益。人们渐渐会淡忘了开征的原因,很难甚至完全不能监督其用途,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必须尽缴纳的义务。


这理由牵强的“邮*普遍服务基金”十足证明了行*性收费的随意。明着是向快递企业收费,而实际上是砍向消费者的。相关之行*收费,必然被快递企业转嫁给消费者。而且,还必然以数倍转嫁。报道说,已经拟定的收费标准是,快递公司揽收同城、异地快递将分别被收取0.1元/件和0.2元/件。但快递公司再调价,读者诸君,你听说过一次调1角或者2角的吗?行*性额外收费,本来是快递企业普调收费标准的最硬理由。别看快递企业们正满世界嚷嚷,实际上,未必没有与相关部门一起唱双簧的嫌疑。


并非普遍服务没有本身的特点。诚如相关人士所说,为了实现对偏僻之地的邮*服务,可能成本高、收入低。为此,必须将相关项目、收支数据一一罗列出来,供讨论、研究。确有存在必要,确在补贴范围者,自然应给予适当补贴。纵使财*不买单,要采取征收“邮*普遍服务基金”的办法,一则必须同时对邮*系统的相关业务收费,二则必须专款专用,并建独立的收支账户,即时公开,供群体监督,以避免相关补贴被乱用。


任何公共服务都必须项目清白、账目清楚。别含糊其事,否则,必致经营成本虚高,成为挥霍社会财富的无底洞。(:武晓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