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塔乌图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居民存款增长回升折射经济金融冲突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多少钱

居民存款增长回升折射经济金融冲突


今年以来,居民储蓄存款一改去年同期同比逐月少增,同比增速不断下滑的态势,除春节因素造成1、2月份不可比外,其余各月(3-8月)储蓄存款均比去年同期多增,储蓄存款增速也持续攀升(见下图)。8月末,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7.5%,比上年末高2.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1-8月,人民币储蓄存款累计增加14951亿元,同比多增加4087亿元。


    居民储蓄存款增速的升降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2001年以后,居民储蓄存款在经过前两年的分流后,增速不断加快,2002年更是“突飞猛进”。当时还引发了储蓄存款是“笼中虎”还是“唐僧肉”的争论。2004年储蓄存款再次出现分流,又引发对保持金融稳定的担心。而今年以来,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持续攀升则意味着什么呢?


    笔者认为,居民储蓄存款受到瞩目是因为存款增长的变化集中体现了经济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具体包括居民消费的启动与不振,储户提款是否引发不良贷款隐藏的系统性风险,对银行资金配置压力与效率的要求等。居民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居民消费意愿的降低。


    从今年的情况看,这几个月来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持续回升,既有去年同期储蓄存款持续少增造成基数低的原因,也有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居民储蓄意愿增强的原因。具体而言,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居民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5%,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加快0.8和1.6个百分点。在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加快的同时,城镇居民对收入的预期与信心也在加强。据央行储户问卷调查结果,三季度,城镇居民当季收入感受指数为14,较上季提高0.8,较上年同期提高2.1;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19.1,较上季提高1.9,较上年同期提高1.7。


    2、存款实际利率由“负”转“正”,居民储蓄意愿提高。2004年,随着CPI不断走高,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持续为“负”,且“负”的程度不断扩大。受此影响,居民储蓄意愿下降,储蓄存款出现分流。而2005年以来,受2004年10月份小幅上调存款基准利率,以及CPI增幅不断下降的影响,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开始上升,并自6月份开始由“负”转“正”。随着存款实际利率的提高,城镇居民储蓄意愿也有所增强。据央行今年三季度储户问卷调查结果,三季度,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37.9%,较上季提高1.6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


    3、房地产调控促使居民购房陷入持币待购状态。购买住房是居民储蓄分流的主要渠道之一。2004年储蓄分流就与当年商品房销售价增量升的火爆现象有关。今年3月份,央行上调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又紧急下发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随着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落实,居民购房心理开始发生变化,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减少,持币待购者增多。事实上,房地产调控对居民储蓄有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使得居民购房陷入持币待购状态,促使储蓄存款增加,另一方面又使得居民纷纷提前归还贷款,促使储蓄存款减少。


    目前来看,持币待购引起储蓄增加的影响要大于提前还款的负面影响。据央行储户问卷调查结果,2005年一季度,居民购房意愿曾降至历史最低点。二、三季度有所回升。三季度调查显示,未来三个月准备购买住房的居民人数占比为19.6%,较上季提高0.5个百分点,但从历史数据看,仍处低位。


    4、人民币小幅升值促使居民减持外币资产,增持人民币资产。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主要国家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小幅升值。按照8月31日收盘价计算,与汇改前一天(7月21日)相比较,人民币对主要国际货币升值情况为: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18%,对欧元累计升值1.99%,对日元累计升值1.39%,对港币累计升值2.12%。人民币小幅升值促使居民减持外币资产,增持人民币资产,具体表现为外汇储蓄存款减少。


    今年居民储蓄存款增速重拾升势,使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再次显现出来。据央行储户问卷调查结果,近两年居民储蓄意愿普遍高于消费意愿,尽管2004年前三季度两者差距有所缩小,但在央行10月份小幅加息后再次扩大。2005年三季度认为“更多消费(包括借债消费)”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29.8%,较二季度降低0.8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降低2.5个百分点,与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相差8.1个百分点。


    从实际消费增长来看,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消费占收入比重略有下降。2005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为71.92%,低于去年同期0.44个百分点。此外,在经济景气度下降以及严格的资本约束下,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使银行资产配置力度压力加大的同时,商业银行的贷款却不断收缩。银行不得不将资产更多的配置到债券市场,导致债市流动性过剩,债券收益率下降,商业银行利润缩水。目前,一年期央行票据的收益率已低于同期存款基准利率。9月20日贴现发行的一年期央行票据参考收益率为1.3274%,低于同期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2.25%)0.9226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利息税因素,则低于同期存款利率0.4726个点。(李若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